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发酵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尤其在我国显得更突出.好氧生物技术已成功的运用于多种废水的处理,尤其在发酵废水的处理上应用的更为广泛.本课题对高效降解菌在发酵废水中生长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现行的发酵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并添加了外加碳源和延长了曝气时间,使高效降解菌分阶段对中段废水进行降解处理.结果表明:在无外加碳源的环境中,细菌生长占较大优势,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COD含量,但是降低色度的效果不明显,甚至由于曝气时间的延长,废水的色度有所增加,而真菌由于碳源的缺乏,生长较为缓慢,不能有效地去除COD和降低色度;在加入了作为外加碳源的马铃薯培养基后,真菌因获得碳源而加速生长,能够有效地降低色度.在进一步改善发酵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工艺时,本课题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优势菌的研究进展
难降解有机废水
高效优势菌
混合菌
石油烃类降解菌在不同矿化度下的生长规律及去油效果研究
石油烃类降解菌
生长规律
高盐度石油废水
废水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效降解菌在发酵废水中生长的相互影响
来源期刊 发酵科技通讯 学科
关键词 高效降解菌 发酵废水 生长 COD 色度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12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建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效降解菌
发酵废水
生长
COD
色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酵科技通讯
季刊
1674-2214
33-1131/TS
大16开
杭州市秋涛路306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85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