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添加了六次甲基四胺的盐酸-硫酸体系对铝合金箔进行腐蚀,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循环伏安法计算,研究了六次甲基四胺的添加浓度、腐蚀温度及腐蚀时间对腐蚀后铝合金箔表面状况及面积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成分为2.0 mol/L HCl+0.2 mol/L H2SO4的腐蚀液中添加0.1 g/L六次甲基四胺,腐蚀温度为55℃,腐蚀时间为70 s时,腐蚀后的铝合金箔表面呈海绵状腐蚀孔,面积比容量为268.5× 10-6 F/cm2,较未添加六甲基四胺时提高了约20%.
推荐文章
超声波辅助液相合成六次甲基四胺络铜的研究
六次甲基四胺络铜
六次甲基四胺
五水硫酸铜
超声波
合成
环糊精-六次甲基四胺超分子络合物电化学研究及应用
β-环糊精
六次甲基四胺
分子识别
示波极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六次甲基四胺对铝箔化学腐蚀扩容过程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电子元件与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六次甲基四胺 盐酸-硫酸体系 铝合金箔 缓蚀作用 比容量 扫描电镜 循环伏安法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试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4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535
字数 40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028.2013.07.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毅红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52 353 10.0 16.0
2 玉日泉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1 7 1.0 1.0
3 蔡湘孟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1 7 1.0 1.0
4 聂成肖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次甲基四胺
盐酸-硫酸体系
铝合金箔
缓蚀作用
比容量
扫描电镜
循环伏安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元件与材料
月刊
1001-2028
51-1241/TN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东二段8号宏明商厦702室
62-3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5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1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