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单因素法,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短乳杆菌P-347产细菌素的适宜碳源和氮源的种类、氮源的浓度、起始pH和培养温度进行了初步探索.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S1.72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定量扩散法检测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短乳杆菌P-347以葡萄糖为碳源,以大豆蛋白胨为氮源,在起始pH 5.0、37℃培养24 h,可获得最大菌体密度;以2%葡萄糖为碳源,以1%酪蛋白胨为氮源,在起始pH 6.5、30~37℃培养24 h,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最大,抑菌圈直径为32.5 mm.
推荐文章
短乳杆菌产NADH氧化酶的发酵及纯化
NADH氧化酶
短乳杆菌
发酵
纯化
短乳杆菌产胸苷磷酸化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短乳杆菌
胸苷磷酸化酶
响应面法
发酵培养基
植物乳杆菌fmb10产细菌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植物乳杆菌
细菌素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
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
响应面
细菌素
植物乳杆菌
焦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发酵条件对短乳杆菌P-347生长和产细菌素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短乳杆菌 细菌素 发酵条件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与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3-42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玉梅 67 275 9.0 13.0
2 侯英敏 23 63 5.0 7.0
3 宫璐婵 1 0 0.0 0.0
4 李悦 7 27 1.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短乳杆菌
细菌素
发酵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1404
21-1560/TS
大16开
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1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