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牦牛不同部位分割肉的品质特征,该研究测定了牦牛辣椒条、上脑、眼肉、外脊、里脊、小黄瓜条、大黄瓜条、米龙、霖肉9个部位分割肉的剪切力、蒸煮损失、失水率、L*、a*、b*、蛋白、脂肪、含水率9项品质特性,并通过方差分析法、标准化法、主成分法研究其品质特征。结果表明,除了脂肪和含水率外,其余7项品质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标准化分析结果表明小黄瓜条、大黄瓜条、米龙、霖肉4个后部肉具有相似特征,具有较好的嫩度、较高的蛋白含量、中等水平的持水能力。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3个主成分因子 PC1(34.69%)、PC2(25.97%)、PC3(19.12%),其中 PC1可明显区分出中部肉与后部肉差异,根据因子载荷,牦牛肉化学组成(蛋白、脂肪、含水率)与这一差异密切相关。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部位牦牛肉品质存在差异,这一差异与其在牦牛胴体上的相对位置有关,而牦牛胴体的后部肉品质优于其他部位,因此可以作为开发高档产品的原料来源。
推荐文章
新疆褐牛不同部位分割肉块品质差异研究
新疆褐牛
分割牛肉
肉品质
不同部位高原牦牛肉品质评价
高原牦牛
不同部位
肉品质
相关性
冷却牦牛分割肉酶嫩化技术研究
冷却牦牛分割肉
嫩化
木瓜蛋白酶
技术
HACCP在分割肉加工中的应用
HACCP
分割肉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标准化法和主成分法评估牦牛不同部位分割肉品质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标准化 牦牛 评估 肉品质
年,卷(期) 2014,(1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产品加工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0-29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S251.5+2
字数 4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4.16.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宝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133 782 15.0 19.0
2 张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66 725 16.0 23.0
6 李海鹏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60 299 10.0 13.0
7 王莉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8 66 5.0 8.0
8 刘璇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57 622 15.0 22.0
9 黄彩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14 135 7.0 11.0
10 周玉春 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 4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00)
二级引证文献  (5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成分分析
标准化
牦牛
评估
肉品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