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中这样说道:“《古诗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能以言人同有之情也.”读到这句话时,我感觉用“同有之情”来解读诗歌的情感再合适不过了. 什么是“同有之情”?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弄清什么是古典诗词.古典诗词就是那些千百年来经过时间的历练和淘洗,仍能穿越时空,让人们读之口齿留香,念念不忘,萦绕心怀,能够产生某种情感共鸣的优美的古代诗词,它经典不在于它的“古”和倚老卖老,而在于它虽时隔干百但表达的情感仍能和我们的某种情感产生同鸣.
推荐文章
鉴赏古典诗词方法之浅见
古典诗词
鉴赏
方法
古典诗词鉴赏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古诗词鉴赏
知识拓展
实践与思考
基于Android的古典诗词学习鉴赏系统设计与开发
诗词鉴赏
J2EE框架
Android应用
古典诗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典诗词鉴赏法之我见
来源期刊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16) 所属期刊栏目 观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影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半月刊
1992-7711
14-1307/G4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2-454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9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5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