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寒山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诗人,其在本土被边缘化的诗歌经过译介的一番洗礼,在目的语文化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本文运用图里的翻译规范,从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的角度探讨和分析翻译规范在源本选择、翻译策略的设定和翻译方法的使用三个方面对斯奈德与赤松英译寒山诗的影响.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斯奈德采用向目的语规范靠近的翻译策略,将寒山形象、诗中佛教意象及典故等进行归化处理.赤松则更倾向于源语规范的翻译策略,力图忠实地再现源语文本信息,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出寒山清新自然的诗风.
推荐文章
谈翻译博弈论 ——以《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为例
《毛泽东选集》
翻译
博弈
策略
收益
理雅各和林语堂的《礼记》英译本对比分析 ——以翻译伦理为视角
《礼记》
翻译伦理
理雅各
林语堂
英译本对比
浅析译者文化意识操纵下的典籍英译——以《论语》英译本为例
社会转型期
经济犯罪
发生机理
经济犯罪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翻译规范与寒山诗的英译——以斯奈德和赤松的译本为例
来源期刊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翻译规范 寒山诗 斯奈德 赤松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4
页数 5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608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林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3 19 2.0 4.0
2 潘雯辰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翻译规范
寒山诗
斯奈德
赤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1006-4303
33-1193/T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18号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