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基于硅基图形衬底的Ⅲ-Ⅴ族材料异质生长的方法,主要包括选区生长Ⅲ-Ⅴ族纳米线和微通道外延薄膜.选区生长Ⅲ-Ⅴ族纳米线可以有效控制Ⅲ-Ⅴ族纳米线的直径,并控制位错扩散,从而可以在硅衬底上生长出高晶体质量的Ⅲ-Ⅴ族材料.同时,微沟道外延可以将位错限制在外延材料中极小范围内,保证外延材料的器件层晶体质量良好.微沟道外延分为两种形式:垂直生长和横向生长,原理分别是高深宽比陷阱和横向过生长.通过这两种生长形式,可以分别制备纳米条及纳米薄膜.硅基图形衬底的设计为Ⅲ-Ⅴ族材料在硅基衬底上集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势必成为Ⅲ-Ⅴ族材料和硅异质集成的主流方法之一.
推荐文章
硅基锗硅驰豫衬底的外延生长
硅基锗硅薄膜
驰豫衬底
外延生长
硅基异质集成InP毫米波通孔模型研究
异质集成
通孔模型
参数提取
毫米波
绝缘衬底上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材料
石墨烯
绝缘衬底
化学气相沉积
表面
形态学
电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硅基图形衬底的Ⅲ-Ⅴ族材料异质生长
来源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硅基图形衬底 Ⅲ-Ⅴ族材料 微通道外延 选区生长 纳米结构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测量与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0-810
页数 分类号 TN304.0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50/j.cnki.wndz.2015.1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昊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65 409 9.0 19.0
2 韩伟华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 98 5.0 9.0
3 杨富华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49 227 9.0 14.0
4 吕奇峰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3 3 1.0 1.0
5 洪文婷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 0 0.0 0.0
6 马刘红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基图形衬底
Ⅲ-Ⅴ族材料
微通道外延
选区生长
纳米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纳电子技术
月刊
1671-4776
13-1314/TN
大16开
石家庄市179信箱46分箱
18-6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69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