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盛唐的山水诗,和以谢灵运、谢眺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到了盛唐,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推荐文章
王维、李白山水诗意境比较
王维
李白
山水诗
意境
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特色
谢灵运
山水诗
审美
特色
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之异同
心情
审美兴趣
结构特征
语言技巧
孟浩然、王维山水诗的比较
孟浩然
王维
山水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盛唐的山水诗
来源期刊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山水诗 登岱 谢眺 《蜀道难》 登鹳雀楼 孟浩 宿建德江 庐山瀑布 终南望余雪 蜀道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9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水诗
登岱
谢眺
《蜀道难》
登鹳雀楼
孟浩
宿建德江
庐山瀑布
终南望余雪
蜀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月刊
1009-7252
11-5327/G4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8-195
出版文献量(篇)
60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