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实验以油茶籽油、橄榄油和棕榈油为研究对象,研究经过180℃下油炸薯条后三种油的酸价与极性物质的相关性以及主要脂肪酸的变化.发现,三种油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酸价(p<0.05)显著增大.油茶籽油、橄榄油和棕榈油的最终酸价分别为0.32、0.66、0.58mg/g.经过20次油炸,三种油的总极性物质(TPC)显著增加,油茶籽油、橄榄油和棕榈油总极性物质分别为16.01%、20.91%和17.66%.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三种煎炸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变化较大,C18∶2和C18∶3显著下降,而C18∶1逐渐下降.
推荐文章
煎炸油中极性组分与多环芳烃相关性研究
煎炸油
多环芳烃
极性组分
相关性
快速测定煎炸油中极性组分的方法
煎炸油
极性组分
检测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煎炸油中极性物质与酸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橄榄油 棕榈油 总极性物质 酸价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8,83
页数 分类号 TS20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5.1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连洲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372 2209 20.0 25.0
2 李杨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28 1324 17.0 22.0
3 齐宝坤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27 685 12.0 16.0
4 马文君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5 188 9.0 12.0
5 黄莉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3 202 8.0 13.0
6 曹亮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14 62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67)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茶籽油
橄榄油
棕榈油
总极性物质
酸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