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成熟后的红龙果在保鲜、贮运过程中极易腐烂,导致失去商用价值,创新运用生物保鲜技术对红龙果进行保鲜处理.[方法]以东莞麻涌镇华裕专业合作社提供的红龙果为原料,经10种不同处理后,常温放置,每隔2d观察、测定并记录红龙果的贮藏品质.[结果]利用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提供的DGNK-001号菌种的离心上清液进行处理的红龙果,能常温保存10 d,且果皮黄化、萎焉的现象不明显,口感良好;与空白对照相比,果实的硬度增加了18.20%,甜度增加了4%,酸度维持在7.49%.[结论]DGNK-001号菌种在红龙果上的保鲜作用适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推荐文章
鲜切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鲜切果蔬
保鲜技术
研究进展
果蔬速冻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果蔬
速冻保鲜
研究进展
红龙果高产栽培技术
红龙果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龙果生物保鲜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龙果 常温 生物保鲜技术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科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67.9
字数 327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华建 37 181 7.0 11.0
2 李艳芳 28 94 5.0 6.0
3 梁卫驱 29 113 5.0 8.0
4 徐匆 31 120 5.0 9.0
5 胡珊 30 94 5.0 6.0
6 黄皓 25 70 5.0 5.0
7 陈仕丽 25 81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14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龙果
常温
生物保鲜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