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内学者依据Halliday和Matthiessen突显“认知”这一事实,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发生认知转向.该论断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基于生物体间而非生物体内的研究取向冲突,其理论误导性不容小觑.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分支悉尼语法对“认知”的解读为出发点,以具身认知三大原则为参照,再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另一分支加的夫语法作对比,可回答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否发生认知转向.研究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突显认知的目的在于借认知提出与认知科学互为补充的意义构建观,系统功能语言学基于生物体间的研究取向并未改变,对加的夫语法的认知-互动观仍持保留意见,故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发生认知转向的论断不成立.
推荐文章
认知语言学概述
认知
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情态动词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情态动词
教学
认知语言学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看"搭讪"与"拒绝"的语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
纯理功能
搭讪
拒绝
认知语言学概述
认知
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转向辩证
来源期刊 外国语文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悉尼语法 加的夫语法 具身认知 意义构建 认知转向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外国语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3
页数 7页 分类号 H313
字数 790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炳钧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18 37 4.0 5.0
2 任大玲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4 34 2.0 4.0
3 董保华 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21 7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悉尼语法
加的夫语法
具身认知
意义构建
认知转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语文
双月刊
1674-6414
50-1197/H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
78-9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95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