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进一步开发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测定了7种大宗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并且对其呈味物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分析得到游离氨基酸以及呈味核苷酸的含量,并依据公式计算味道强度值和味精当量,以此来对7种食用菌的鲜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种食用菌蛋白质含量均较高,脂肪含量低,氨基酸总量在15.07%~39.2%之间,且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齐全.7种食用菌的味精当量在(18.64~37.16)g MSG/100g之间,对应的味道强度值均远大于1.香菇、金针菇和草菇的味精当量最大,分别为37.16、31.81、29.30 g MSG/100 g,故这3种食用菌的鲜味度最高,可以作为开发调味品的原料.
推荐文章
食用菌呈香呈味物质研究进展
食用菌
挥发性呈香成分
非挥发性呈味物质
3种常见食用菌营养成分和嘌呤物质含量分析
食用菌
杏鲍菇
金针菇
平菇
营养成分
嘌呤
分析检测
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食用菌
风味物质
营养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7种大家食用菌的呈味物质分析及鲜味评价
来源期刊 食品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食用菌 鲜味 味道强度值 味精当量 评价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添加剂与调味品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78,283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1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16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用菌
鲜味
味道强度值
味精当量
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技
月刊
1005-9989
11-3511/TS
大16开
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大街316号京粮大厦
2-68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97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104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