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保加利亚乳杆菌中异源表达来自纳豆芽孢杆菌的纳豆激酶酶学性质及其体外溶栓作用.方法:从纳豆激酶的最适温度、热稳定性、最适pH值、pH值稳定性和金属离子及化学试剂等方面研究该酶的酶学性质,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其溶血栓作用,并通过灭活纤溶酶原的方法分析其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方式.结果:保加利亚乳杆菌异源表达纳豆激酶的最适温度为40℃,在低于40℃时热稳定性较好,最适pH 7.0,pH值在6.0~8.0范围内较稳定.Ca2+、Mn2+、Fe2+促进酶活的效果随浓度的变化而不同,其中Cu2+、Hg2+对该酶起明显的抑制作用,Ag+随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逐渐显著,而蛋白抑制剂PSMF对纳豆激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纳豆激酶为丝氨酸蛋白酶.体外试验表明:该酶溶解纤维蛋白的方式是直接溶解,而非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且该酶具有明显的体外溶栓作用.结论:为纳豆激酶的应用及开发新型功能性乳制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纳豆激酶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纳豆激酶研究进展
纳豆激酶
结构
克隆表达
活性测定
展望
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纳豆激酶基因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表达
纳豆激酶研究进展
纳豆激酶
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功效
抗血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保加利亚乳杆菌异源表达纳豆激酶的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保加利亚乳杆菌 纳豆激酶 酶学性质 体外溶栓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7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7.04.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5)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保加利亚乳杆菌
纳豆激酶
酶学性质
体外溶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