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以乳酸杆菌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低聚异麦芽糖(IMO)时其增殖及代谢产物pH的影响.试验按照单因子设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对照组为不添加葡萄糖的MRS培养基;1.0%低聚异麦芽糖(IMO)组添加1.0%低聚异麦芽糖的MRS培养基;2.0%IMO组添加2.0%IMO的MRS培养基.分别测定0h、8h、16 h、24 h、36 h和40 h时各处理培养基的OD值和pH.结果表明;(1)除0h和8h外,IMO组培养液的OD值和pH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2.0%IMO培养液的OD值和pH不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明显好于1.0%IMO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IMO对乳酸杆菌增殖有一定促进作用,并可显著降低发酵液的pH,2%的添加量的效果优于1%.
推荐文章
超声辅助花生蛋白-低聚异麦芽糖接枝改性的研究
花生蛋白
低聚异麦芽糖
花生蛋白接枝物
接枝改性
超声辅助
外源乳酸菌对低聚异麦芽糖肠道发酵产酸的影响
低聚异麦芽糖
乳酸菌
肠道发酵
短链脂肪酸
气相色谱
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进展
低糖异麦芽糖
生理功能
饲料添加剂
生产性能
低聚异麦芽糖的生理功能研究
低聚异麦芽糖
生理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聚异麦芽糖对乳酸杆菌增殖及产酸效果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家畜生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乳酸杆菌 低聚异麦芽糖 增殖 产酸效果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11.5
字数 25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182.2018.09.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喜 62 407 10.0 18.0
3 谷雪玲 3 1 1.0 1.0
7 吕宏伟 2 1 1.0 1.0
11 宋泽和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酸杆菌
低聚异麦芽糖
增殖
产酸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家畜生态学报
月刊
1673-1182
61-1433/S
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5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