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红树莓籽为原料,优化超声波与酶法复合提取黄酮工艺,考察红树莓籽黄酮体外消化前、后的变化.以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法建立组合试验得到黄酮提取最优条件是:纤维素酶(Cellulase)添加量0.009 mg/mL、超声功率70 W、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55℃、pH 5.5,此时黄酮得率34.33 mg/g.通过建立体外胃肠道模型考察黄酮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模拟胃消化2.5 h,消化组黄酮浓度是空白组的1.28倍;模拟肠消化2.5 h,消化组黄酮浓度是空白组的1.59倍,说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均可促进红树莓籽黄酮释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波-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红树莓籽黄酮及其体外消化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红树莓籽 黄酮 纤维素酶 超声波 体外消化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7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9.11.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5)
共引文献  (19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2(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4(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树莓籽
黄酮
纤维素酶
超声波
体外消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