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串联机器人关节约束力的计算问题,在传统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解耦的自然正交补的概念和方法,利用旋量来表示相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变量,得到了1种基于解耦的自然正交补的关节约束力建模方法.在Mathematica 9.0中对平面3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进行仿真验证,对各个关节所需的约束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解耦的自然正交补的约束力建模方法的仿真结果正确、合理,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推荐文章
多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高效率反向动力学建模方法
自然正交补
递推算法
动力学建模
串联机器人
利用共形几何代数的串联机器人位置逆解求解方法
共形几何代数
串联机器人
位置逆解
利用姿态约束的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
姿态约束
运动学标定
并联机器人
一种基于指数积的串联机器人标定方法
串联机器人
指数积
参数标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串联机器人约束力的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串联机器人 自然正交补 约束力 动力学建模 旋量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电气与自动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242
字数 2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344/j.cnki.issn1671-5276.2019.05.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洪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241 1949 19.0 30.0
2 申浩宇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9 10 2.0 2.0
3 王帅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13 3 1.0 1.0
4 刘艳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9 18 3.0 4.0
5 胡春龙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7 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串联机器人
自然正交补
约束力
动力学建模
旋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双月刊
1671-5276
32-1643/TH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280号1903室
28-29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0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27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