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基于中国罕见病注册系统中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队列人群相关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现况和发展趋势。方法:本项横断面调查研究以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注册登记的200例SMA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注册信息、基因检测报告以及电话随访等方式获得患儿基本信息、疾病分型、基因型、基因诊断相关信息等。按照检测时间分层后,分别统计采用不同基因诊断技术的人数和构成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与时间的相关性。结果:除3例资料不全的病例,共纳入197例SMA病例。SMAⅠ、Ⅱ和Ⅲ型的患儿分别为37例(18.8%)、115例(58.4%)和45例(22.8%),SMN1基因纯合缺失和复合杂合变异病例分别为185(93.9%)和12例(6.1%)。2004—2017年SMA基因诊断技术有7种:以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为主,占54.1%(100/185),其次是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一代测序,分别为22.7%(42/185)和10.3%(19/185),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实时定量PCR(qPCR)、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分别9、6、5和4例,占2.2%~4.9%。MLPA的应用从2010年开始逐步增加( r=0.95, P<0.05),而PCR-RFLP从2004年开始逐步下降( r=-0.99, P<0.05),其他检测方法应用与时间暂未发现相关性( P>0.05)。定量检测技术(MLPA、qPCR和DHPLC)的应用从2010年开始逐渐增高( r=0.94, P<0.05),定性检测技术(PCR-RFLP、一代测序、AS-PCR和WES)从2004年开始逐渐下降( r=-0.94, P<0.05)。纯合缺失与复合杂合变异的基因重复检测率分别为12.4%(23/185)和41.7%(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 P<0.05)。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同时提供SMN1、SMN2基因定量分析报告的构成比在2008—2015年为56.8%(21/37),2016—2017年上升至69.1%(56/81)。 结论:SMA基因检测技术从定性检测技术逐步发展为以MLPA和qPCR为主的定量检测技术。SMA定量检测报告不仅提供了 SMN1致病基因的定量结果,也提供了 SMN2修饰基因的定量结果。
推荐文章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
脊髓性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基因诊断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附10例报告)
脊髓性肌萎缩,儿童/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脊髓性肌萎缩症8例临床分析
肌萎缩
脊髓性
婴儿
脊髓性肌萎缩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研究
脊髓性肌萎缩
神经元存活基因
产前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脊髓性肌萎缩症注册队列人群的基因诊断技术应用调查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肌萎缩,脊髓性 分子诊断技术 SMN1基因 SMN2基因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3-74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4452-20200918-0073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肌萎缩,脊髓性
分子诊断技术
SMN1基因
SMN2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月刊
1009-9158
11-4452/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7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29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760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