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苑新谭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451
总下载数(次)
2

译苑新谭

New Perspectiv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主办单位:
四川省译协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610041
地址: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60号
出版文献量(篇)
451
总下载数(次)
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黄德先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3-11
    摘要: 翻译作为文化生产的一个产业在国内蓬勃兴起,改变了过去单兵作战的生产模式,翻译必须在翻译网络内进行,于是形成了翻译共同体.翻译共同体以翻译任务为中心,一切与翻译任务相关的因素构成翻译共同体.《...
  • 作者: 孔令翠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2-27
    摘要: 翻译家郭沫若作译并举,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了富有个人色彩、创造与实践相结合的翻译理论,影响最大的有创作论、风韵译、媒婆说、共鸣说与生活体验论、以诗译诗等.他对非文学翻译的研究起步早...
  • 作者: 颜林海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8-38
    摘要: 我国古代译论散见于佛经翻译的经序和僧人传记之中,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博大,但精深二字当之无愧.翻译是一门开放、综合和系统的学科.系统是由许多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本文用系统论的观点对...
  • 作者: 王恩科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9-46
    摘要: 翻译单位在国内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以往论述翻译单位的大部分文章在沿用巴尔胡达罗夫概念时却丢弃了其动态性的合理内核,使得相关研究工作进展缓慢,尤其是文化学派提出文化是翻译单位后,不仅使翻译单位本...
  • 作者: 张玲 黄家辉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47-56
    摘要: 本文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语言的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方面对林语堂一文之译文进行探索性研究.旨在通过对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语篇的对比分析,探讨系统功能语法在翻译领域中的...
  • 作者: 谭勇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57-66
    摘要: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词语是一种广为流传并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固定语言表达形式.在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中,国俗语...
  • 作者: 罗天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67-76
    摘要: 1913年6月,四川译学会创办《四川译学报》,这是四川历史上第一份专业翻译期刊.它十分重视翻译,对译学功用有着深刻的洞见;大力译介欧美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遗憾的是,《四川译学报》...
  • 作者: 张婷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77,79-87
    摘要: 英若诚是我国戏剧翻译史上集演员、导演、翻译于一身的杰出翻译家,所译剧本目的明确:为舞台表演服务.本文主要从他的经历和戏剧翻译的主要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其译本序言中散见的翻译观,归纳他的译学思想...
  • 作者: 李新新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88-94
    摘要: 影视作品作为新兴的、独特的社会文明产物,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性决定了影视翻译原则选择的特殊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影视作品的独特性所在:独特的读者对象(观众)、独特的文本类型和独特的创...
  • 作者: 陈橙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95-102
    摘要: 白之选编、梅维恒主编、宇文所安编译以及闵福德和刘绍铭合编的四大英译文选是中国古典文学英译选集中的代表作.白之的选集体现了编者在意识形态操控下如何通过文选编译来重构中国文学传统;梅维恒与宇文氏...
  • 作者: 熊宣东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03-110
    摘要: 本文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本质属性及阐释多样性的根源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翻译应该遵循的策略:指导原则应“取法乎上”;理解要“得意忘言”;表达需“离形得似”;论证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 作者: 苏亚梅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11-118
    摘要: 本文用英国翻译家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结合日译本《围城》中有关苏小姐这个人物的四个方面修辞的译例,探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文学作品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交替使用于...
  • 作者: 廖七一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19,121-129
    摘要: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的翻译与他的创作一样,为新的翻译规范指明了方向.他译诗的主题从爱国尚武到宗教、哲学和爱情的扩展,独语、爱情诗、哲理诗和悲剧观念的引进,以及表现语言从文言到白话的演...
  • 作者: 李特夫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30-137
    摘要: 汉语语言研究应从过去限于以词为本的西方语言研究范式转向以汉字为本,“字本位”理论所倡导和体现出的这种语言认知和文化寻根意识,对古诗英译带来了颇多启示.文章以“字”为视角,基于字与汉诗语言结构...
  • 作者: 冯玉娟 吴永强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38-148
    摘要: 诗歌被誉为最古老、最精练的文学形式.而诗歌的音乐美作为其显著的特征,在其演化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随之衍生了大量规范和评价诗歌的韵律效果及相关理论.虽然中英文诗歌基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历...
  • 作者: 倪敏 唐静 黄玉蓉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49-156
    摘要: 李白诗歌中的数词不仅恰如其分地起着表情达意的作用,而且还有效地凸显了原诗感情大胆浓烈、意境奇伟瑰丽、气势雄浑潇洒、艺术风格豪迈飘逸等多重审美意义.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李白诗歌的翻译方法进行研究...
  • 作者: 郑小燕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57-162
    摘要: 《送友人》是李白的代表作,也多次被翻译到英语世界.通过对其不同英语译本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歌英语翻译在形、音、义上都存在各种障碍,但一个好的译者可以通过归化、异化和适度再创作最大限...
  • 作者: 刘玉梅 樊明亮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63-169
    摘要: 本文依据翻译适应选择论,从译者对社会、文化、语言以及译者自身等因素的适应选择的视角出发,研究加里·斯奈德的英译寒山诗,旨在说明其英译寒山诗是对当时美国社会文化和为表达自身兴趣而适应选择的结果...
  • 作者: 李旭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70-177
    摘要: 本文对川柳这种日本特有的文学体裁的样式和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日本第22届川柳大赛部分优秀作品为例,通过翻译,对川柳所特有的诙谐幽默加以再现,并对诗句中所表达的世相进行了分析和评论.目的是...
  • 作者: 马洁萍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79,181-187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不同领域的海量科技信息需要快速、准确、高效地在工业部门转化为生产力,这就要求对科技翻译进行产业化改造.科技翻译要求准确、简洁、规范,在技术上符合...
  • 作者: 唐跃勤 戴若愚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88-196
    摘要: 科技文体旨在阐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描述其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表述客观事物间的联系,其文本本身呈现的普遍的客观意义强于其他文体.本文对比了中英科技文体在时态、语态和情态上的差异,说明如何在...
  • 作者: 王茜 罗素常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97-205
    摘要: 科技文体,因其本质和特征,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在翻译时应遵循逻辑性强、行文规范的特点,立足于整个语篇或者原语文本的整体逻辑关系和逻辑架构,分析词、句、段在整个语篇中起到的逻辑作用,运用恰当的...
  • 作者: 潘小燕 钟焱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06-214
    摘要: 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类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了科技英语词汇中的隐喻现象,并探讨了英汉认知隐喻的对比及其翻译方法和技巧.
  • 作者: 范先明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15-223
    摘要: DVD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普及至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过各种各样与之相关的英语术语,如CD,VCD,DVD,HD-EVD,Blu-ray DVD,CBHD等.本文将在介绍DVD技...
  • 作者: 李萍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25,227-235
    摘要: 多媒体网络口译教室在口译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映射了口译教学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不断走向开放、互动与实践的更新过程.现代口译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要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网络口译教室,提供口译情境,...
  • 作者: 陈克胜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36-243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一名合格的口译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我们必须走出当今口译教学和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的误区.只有通过一项项艰巨而辛苦的强化训练,特别是长期进行各种各样的英语和汉语的听力强化训练,才...
  • 作者: 伍波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44-252
    摘要: 本文旨在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分析主体在口译学习和实践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障碍,并结合口译实践和教学经验以探讨消除不利心理因素的方法和对策.本文通过对本院翻译系两届大三学生授课效果的对比以及相关资料研...
  • 作者: 郭力嘉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53-261
    摘要: 巴黎释意学派,又称达意理论,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的重要学派.该派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因此,翻译的任务是传达交际意义,是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
  • 作者: 王海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62-267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与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以参观游览和文体活动为主的非正式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多.本文阐述了这类活动的主要特点及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 作者: 何大顺 李佳
    刊名: 译苑新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69,271-277
    摘要: 文化缺失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对等理论是奈达提出的并在国际翻译界有深远影响的重要理论.在翻译中正确运用对等理论是完成一篇优秀译文的关键因素.

译苑新谭基本信息

刊名 译苑新谭 主编 连真然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四川省译协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610041 电子邮箱
电话 028-85541236 网址
地址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60号

译苑新谭评价信息

译苑新谭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