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PLD)制备了Au/PZT/BIT/p-Si多层结构铁电存储二极管.对铁电存储二极管的P-E电滞回线、I-V特性曲线分别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对其导电行为及基于I-V特性回滞现象的存储机理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多层铁电薄膜具有较高的剩余极化(27μC/cm2)和较低的矫顽场(48kV/cm),BIT铁电层有助于缓解PZT与Si衬底之间的界面反应和互扩散,减少界面态,与Au/PZT/p-Si结构相比,漏电流密度降低近两个数量级,I-V特性曲线回滞窗口明显增大.
推荐文章
Au/PZT/p-Si结构铁电存储二极管的制备及其性能
脉冲激光沉积(PLD)
铁电薄膜
铁电存储二极管
锆钛酸铅(PZT)
MFSM结构铁电薄膜系统I-V特性研究
PZT铁电薄膜
BIT铁电薄膜
I-V特性
PLD法
Au/PZT/BIT/p-Si异质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铁电薄膜
异质结构
脉冲激光沉积(PLD)
P-I-N型电力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的仿真模型
电力二极管
反向恢复
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u/PZT/BIT/p-Si结构铁电 存储二极管I-V 特性
来源期刊 半导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极管 I-V特性 PLD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20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13+.7
字数 28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4177.2001.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军 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13 68 5.0 7.0
2 董晓敏 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3 22 2.0 3.0
3 周文利 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11 50 4.0 6.0
4 王耘波 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7 19 2.0 4.0
5 郑远开 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5 12 2.0 3.0
6 赵建洪 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极管
I-V特性
PL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4-4926
11-5781/TN
大16开
北京912信箱
2-184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98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317
相关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shiyanhospital.com/my/art/viewarticle.asp?id=79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