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评估食用植物油的营养价值,该文分析了常用食用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各种油的营养特色.用KOH-CH3OH溶液将植物油皂化后,在三氟化硼作为催化剂的作用下,用CH3OH将样品甲酯化,正己烷提取甲酯化产物.以毛细管柱DB-23作为分离柱,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大豆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中含有50%~60%的亚油酸和20%~30%的油酸,营养均衡合理;花生油和芝麻油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相当,有35%~45%,易于人体吸收;菜籽油中含有45%的油酸和15%芥酸,对人体健康有不利作用;橄榄油和茶油中含有75%~80%的油酸,红花籽油中含有约80%的亚油酸,有降低胆固醇功效.
推荐文章
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的高分辨气相色谱分析
食用植物油
脂肪酸
碱催化
气相色谱
分析
食用植物油中残留溶剂的气相色谱分离与测定
植物油
残留溶剂
气相色谱法
分离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8种农药
分散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食用植物油
农药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β-谷甾醇含量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β-谷甾醇
胆固醇
食用植物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食用植物油的高分辨气相色谱分析
来源期刊 江苏调味副食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植物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年,卷(期) 2006,(6) 所属期刊栏目 酿造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64.2+1
字数 24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81.2006.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丹华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5 142 4.0 5.0
2 朱圣陶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51 369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物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调味副食品
季刊
1006-8481
32-1235/TS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大学城龙眠大道180号
28-1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6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