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发现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产生有致病力的外毒素,引起茶树叶片坏死,形成枯斑,类似于病原菌侵染形成的症状.对该菌的培养毒素滤液进行了生物测定,以探讨最佳产毒条件和理化性质.得最佳产毒条件:pH=5.0、25℃且于Czapek-Dox培养液中连续振荡培养16 d.将茶梢浸入毒素滤液而感毒,而后用于茶炭疽病菌毒素生物测定的方法比较合适.
推荐文章
南方淮山炭疽病菌的致病力分化
淮山
胶孢炭疽菌
致病力
rDNA-ITS序列分析
绿豆轮纹病菌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和理化性质
绿豆
轮纹病
毒素
生物活性
理化性质
茶炭疽病的防治试验
炭疽病
病情指数
相对防治效果
枸杞抗炭疽病菌毒素愈伤组织变异体的离体筛选及其防御酶活性研究
枸杞
炭疽病
粗毒素
离体筛选
愈伤组织变异体
诱变
防御酶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炭疽病菌毒素的致病活性及理化性质初探
来源期刊 茶叶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茶炭疽病菌 生物测定 培养条件 毒素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15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71.1|S432
字数 3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9X.2007.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宝瑜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16 480 13.0 16.0
2 崔林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4 65 4.0 4.0
3 付建玉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5 110 5.0 5.0
4 刘守安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1 13 1.0 1.0
5 李刚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炭疽病菌
生物测定
培养条件
毒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茶叶科学
双月刊
1000-369X
33-1115/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55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