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内应力是阻碍高性能超硬四面体非晶碳(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ta-C)膜长厚和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为降低ta-C膜内应力,本文采用金属蒸汽真空弧(metal vapor vacuum arc,MEVVA)离子源注入技术,注入Ni离子到用磁过滤阴极真空弧(filtered cathodic vacuum arc,FCVA)沉积的ta-C膜中,制备出掺Ni膜(ta-C:Ni膜).用XPS、XRD、Raman谱和SEM表征膜的微观结构.结果显示,膜sp3含量减小,发生了石墨化,石墨颗粒细化;Ni在膜中以单质Ni的形式存在,并且有Ni纳米晶体析出;膜表面均匀分布约10 nm颗粒.对膜在结构上的变化作了讨论.
推荐文章
掺硼四面体非晶碳膜的微观结构及光谱表征
四面体非晶碳(ta-C)
XPS
Raman光谱
刻蚀工艺对四面体非晶碳膜生长及其性能的影响
四面体非晶碳膜
辉光刻蚀
电弧刻蚀
刻蚀时间
结构
纳米金增强掺磷四面体非晶碳膜的电化学活性
掺磷四面体非晶碳电极
纳米金团簇
过滤阴极真空电弧
电化学活性
巴多胺
生物传感器
磁过滤阴极弧制备四面体非晶碳膜热稳定性研究
热稳定性
磁过滤阴极弧沉积
ta-C膜
微观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i离子注入四面体非晶碳(ta-C)膜微观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真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Ni离子注入 四面体非晶碳(ta-C)膜 MEWA源 微观结构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薄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32
字数 28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正龙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41 276 7.0 15.0
2 刘安东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11 28 4.0 5.0
3 张旭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37 208 8.0 13.0
4 覃礼钊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9 59 4.0 7.0
8 廖斌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27 6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Ni离子注入
四面体非晶碳(ta-C)膜
MEWA源
微观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真空
双月刊
1002-0322
21-1174/TB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万柳塘路2号
8-3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