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详细地分析了均质、巴氏杀菌等不同加工工艺对牛乳近红外光谱的影响,首次发现各种加工后的牛乳与原料乳间在1 890 nm附近有明显的区别,通过这一特征波长点可以很好地判断牛乳是否经过加工处理,该结果为近红外技术在牛乳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论述了均质后吸光度急剧下降的液体乳,经杀菌工艺后吸光度反而升高以及常温原料乳随着均质压力的不断增强,其吸光度在整个光谱区域均呈下降趋势,脂肪球的物理结构变化,最终导致了吸光度的下降的原因. 以商品乳中是否含有复原乳的鉴别为例,探讨了复原乳检测的机理,并利用SIMCA方法创建了复原乳定性判别模型,在光谱1 800~2 200 nm间,采用2D和Norris5.5预处理方法,判别结果表明对于商品乳中复原乳的正确辨别率可以达到98.1%.
推荐文章
青海特色牦牛乳加工意式马背奶酪工艺研究
牦牛乳
奶酪
嗜热链球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
堆酿
无糖酸牛乳加工技术研究
无糖酸牛乳
木糖醇
加工工艺
牛乳馒头工艺研究
馒头
牛乳
感官评价
制作工艺
白牦牛乳硬质干酪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白牦牛乳
硬质干酪
加工工艺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SEM)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牛乳加工工艺的NIRS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原料乳 复原乳 均质 巴氏杀菌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3
字数 36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08.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75 691 15.0 23.0
2 韩东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70 1171 20.0 30.0
3 鲁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8 194 6.0 8.0
4 皮付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5 6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红外光谱
原料乳
复原乳
均质
巴氏杀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月刊
1000-0593
11-2200/O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钢铁研究总院
82-6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5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77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