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自制SBS-g-(AA/StS03Na)/sBs-g-DMAEMA双极膜作电解槽阴阳两极室的隔膜,借助正交试验确定阴极电还原氧气产生过氧化氢的最优条件,进而利用钨酸钠/过钨酸钠体系由阴极间接电氧化红曲红制备红曲黄色素.实验表明:以石墨作电极,阳极液为10%硫酸溶液,阴极液为0.5 g·L-1红曲红丙酮水溶液,添加钨酸钠(浓度15 mmol/L),调节pH至3,在通氧速率65cm/min,电流密度5.78 mA·cm-2下电解2 h,阴极平均电流效率可达72.39%.电解产物经红外表征和紫外跟踪分析,证实了红曲红烯键环氧化反应的发生.
推荐文章
吐温对红曲黄色素合成代谢的影响
吐温
橘霉素
红曲黄色素
红曲霉突变菌株
红曲橙、黄色素稳定性探究
红曲橙色素
红曲黄色素
稳定性
光谱扫描
薄层层析
L-半胱氨酸盐酸盐对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栀子黄色素
L-半胱氨酸盐酸盐
抗氧化剂
稳定性
红曲色素产品国家标准及红曲黄色素检测方法的探讨
国家标准
红曲色素
桔霉素
红曲黄色素
检测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钨酸盐/过钨酸盐体系阴极间接电氧化合成红曲黄色素
来源期刊 电化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红曲红 钨酸钠 过氧化氢 电流效率 红曲黄色素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9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15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震 183 1766 21.0 30.0
2 黄雪红 53 427 11.0 18.0
3 柯盛波 3 5 2.0 2.0
4 陈文坚 3 6 1.0 2.0
5 林幼贞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曲红
钨酸钠
过氧化氢
电流效率
红曲黄色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化学
双月刊
1006-3471
35-1172/O6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34-6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63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