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速列车车体的结构疲劳问题,关键还是轻量化设计导致的强度、刚度和寿命变化后产生的问题.论文提出一种新混合模拟技术,主要是结合多学科优化系统理论,采用并行优化算法,进行结构疲劳可靠性设计.核心是利用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法混合模拟技术在进行结构疲劳设计时考虑整车动力学特性,分析线路典型工况下结构振动特性和结构疲劳损伤之间的作用机理,考虑典型载荷工况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并且采用随机统计概率方法和多目标优化手段进行结构疲劳设计.以某型高速车体结构作为算例,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从整车动态特性的角度系统研究车辆振动特性和结构疲劳性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还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工程结构疲劳设计优化的问题.
推荐文章
高速列车车体疲劳试验压力加载控制仿真研究
高速列车
AMESIM
前馈补偿
迭代学习
基于瞬态动力学的铁路货车车体疲劳强度评价研究
货车
车体
瞬态动力学
载荷谱
疲劳强度
高速列车车体铝合金侧墙疲劳性能研究
铝合金侧墙
焊接结构
疲劳性能
应力集中
高速列车车轮高阶多边形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速列车
车轮1~25阶多边形
动力学性能
波深
谐波阶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整车动力学特性的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疲劳仿真
来源期刊 铁道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体结构 多体系统 有限元法 结构疲劳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8
页数 分类号 U270.12
字数 56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360.2010.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卫华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339 5616 37.0 55.0
2 金鼎昌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31 523 14.0 22.0
3 张立民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82 628 12.0 21.0
4 缪炳荣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48 417 11.0 19.0
5 尹海涛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8 3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75)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2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铁路
车体结构
多体系统
有限元法
结构疲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学报
月刊
1001-8360
11-2104/U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10号
2-30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544
相关基金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news.bjtu.edu.cn/old/Service_info/item.asp?id=73&types=regulation_memo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