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优化灵芝发酵蕨渣基质生产菌质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蕨渣为主要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生产菌质多糖的工艺条件(基质蕨渣比例、基质含水量和培养温度).结果:基质蕨渣比例、基质含水量和培养温度对灵芝培养物中菌质多糖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前者p<0.05,后两者p<0.01),且基质含水量与培养温度、基质蕨渣比例与基质含水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优化的生产菌质多糖的工艺条件为蕨渣84.3%,基质含水量62.5%,培养温度28℃.在此条件下,灵芝培养物中菌质多糖的预测值为3.7117%,验证试验所得菌质多糖为3.6753%.回归方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差异不显著,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结论:首次利用蕨渣培养灵芝生产菌质多糖,该技术为利用蕨渣生产药用真菌菌质多糖提供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香菇菌发酵蕨渣生产菌质多糖的工艺研究
蕨渣
香菇菌
复合多糖
发酵
正交试验设计
灵芝发酵竹粉基质产菌质多糖的条件优化
灵芝
固态发酵
菌质多糖
条件优化
发酵法生产灵芝-蕨渣菌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
蕨渣
灵芝
发酵工艺
固体菌质
可溶性膳食纤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灵芝发酵蕨渣基质生产菌质多糖的工艺优化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蕨渣 灵芝 固体菌质 多糖 响应面法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3
页数 分类号 TS2
字数 31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7848.2010.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忠海 244 3035 27.0 34.0
2 余有贵 102 699 14.0 19.0
4 黄国华 17 50 5.0 6.0
7 陈彩琼 2 16 2.0 2.0
8 张亚 4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15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蕨渣
灵芝
固体菌质
多糖
响应面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