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油脂       
摘要:
对以黑、白芝麻为原料,采用水代法、螺旋压榨法、液压压榨法工艺所得芝麻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芝麻油中V_E、芝麻素、芝麻酚含量和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水代法所得芝麻油的酸值(KOH)和磷脂含量最低,而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最高;所有芝麻油样品均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芝麻素、芝麻酚和V_E;所有芝麻油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接近,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83.4%;白芝麻油氧化稳定性明显优于黑芝麻油,水代法所得芝麻油氧化稳定性最好,液压压榨芝麻油次之,螺旋压榨芝麻油最差.
推荐文章
电加热转简焙炒对不同工艺生产芝麻油品质的影响
芝麻
电加热转筒焙炒
水代法
螺旋压榨法
液压法
色泽
酸值
不同压榨工艺对芝麻油和芝麻饼品质的影响
农产品
品质控制
压榨
芝麻油
芝麻饼
水酶法芝麻油与其他工艺芝麻油品质差异研究
芝麻油
水酶法
不同工艺
品质
国产芝麻和进口芝麻及加工芝麻油品质对比
国产芝麻
进口芝麻
芝麻油
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芝麻品种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油脂 学科
关键词 芝麻 制油工艺 芝麻油 脂肪酸组成 氧化稳定性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油脂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24|S56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兰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228 1332 17.0 23.0
2 汪学德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134 649 12.0 17.0
3 陈刘杨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8 114 5.0 8.0
4 宋健康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1 3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27)
二级引证文献  (157)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7(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芝麻
制油工艺
芝麻油
脂肪酸组成
氧化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油脂
月刊
1003-7969
61-1099/TS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07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