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超高压处理会导致贮藏期间酸菜褐变.本实验从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两类反应途径分析比较处理前后酶活性、Maillard褐变产物(5-HMF)的含量、VC、多酚等指标的变化,以探究超高压处理后酸菜褐变的机理.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的褐变酸菜中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均已失活,同时,VC和5-HMF的含量与未褐变酸菜也没有显著差异,而褐变酸菜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却发生了明显变化.推测超高压处理后酸菜褐变可能与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有关.
推荐文章
熟制鸭肉超高压杀菌技术初探
熟制鸭肉
超高压
杀菌
货架期
超高压处理对冷却肉抑菌效果的影响
超高压
冷却肉
微生物
超高压处理对海参自溶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超高压
海参
自溶酶
神经网络
桑葚果汁超高压灭菌工艺研究
桑葚果汁
超高压灭菌
压力
时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高压处理酸菜褐变机理初探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高压 褐变 酸菜
年,卷(期) 201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99,103
页数 分类号 TS20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91 5167 37.0 54.0
2 陈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16 1281 20.0 30.0
3 李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9 914 12.0 29.0
4 廖小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23 2483 28.0 45.0
5 易俊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5 13 1.0 3.0
6 冯仑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高压
褐变
酸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