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Sn3.8Ag0.7Cu(Sn7Pb)/Cu焊点在时效过程中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形貌和成份.结果表明:150℃高温时效50、100、200、500h后,Sn3.8Ag0.7Cu(Sn7Pb)/Cu焊点界面IMC尺寸和厚度增加明显,IMC颗粒间的沟槽越来越小.50h时效后界面出现双层IMC结构,靠近焊料的上层为Cu6Sn5,邻近基板的下层为Cu3Sn.之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Sn7Pb/Ni和Sn3.8Ag0.7Cu/Ni样品焊点界面,结果显示,焊点界面清晰,IMC晶粒明显.
推荐文章
Sn3.8Ag0.7Cu焊料与Fe-Ni镀层的液固界面反应
Sn3.8Ag0.7Cu
Fe-Ni镀层
界面反应
微观组织
UBM合金层
金属间化合物
低银Sn1.0Ag0.5Cu焊点疲劳寿命预测
蠕变模型
无铅焊点
翘曲现象
应力-应变
疲劳寿命
共晶Sn3.8Ag0.7Cu焊料在Fe-Ni镀层上的反应润湿行为
共晶Sn3.8Ag0.7Cu焊料
Fe-Ni镀层
反应润湿
液态膜
互联界面
微观组织结构
回流次数对Sn3.8Ag0.7Cu-xNi/Ni焊点的影响
复合无铅焊料
Sn3.8Ag0.7Cu
金属间化合物
回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n3.8Ag0.7Cu和Sn37Pb焊点界面显微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显微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Sn3.8Ag0.7Cu Sn37Pb 金属间化合物 扫描电镜(SEM) 透射电镜(TEM)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7
页数 分类号 TG42|O76|TG115.21+5.3
字数 27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281.2011.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新兵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127 1559 21.0 33.0
2 姚琲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9 287 9.0 15.0
3 刘平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钎焊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4 85 6.0 8.0
5 顾小龙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钎焊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6 134 7.0 11.0
8 刘晓刚 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钎焊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2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n3.8Ag0.7Cu
Sn37Pb
金属间化合物
扫描电镜(SEM)
透射电镜(TEM)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显微学报
双月刊
1000-6281
11-2295/TN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二条13号(北京2724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226
相关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zjnsf.net/
项目类型:一般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