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红铆钉菇味道鲜美,色泽鲜艳,可以作为天然色素开发的有利资源.本实验比较了超声、回流、水浴和索氏四种方法从血红铆钉菇中提取醇溶性色素,经紫外-可见光度法检测结果表明,该真菌醇溶性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索氏提取法对该色素提取率最高,其次为超声和水浴法,回流法提取的色素含量最低,超声法简单易操作,建议采用此方法提取该色素.色素的稳定性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本研究对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的醇溶性色素的溶解性,及对光、热、不同pH、氧化剂、还原剂、常见金属离子及常用食品添加剂等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色素脂溶性好,对光、还原剂、多数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稳定,但是对热和氧化剂较敏感,在使用时需注意.
推荐文章
血红鸡爪槭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
血红鸡爪槭
红色素
稳定性
洋葱醇溶性色素稳定性研究
洋葱
醇提
色素
稳定性
洋金凤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洋金凤
色素
提取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红铆钉菇醇溶性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色素 提取 稳定性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9
页数 分类号 TS202.3
字数 28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513.2011.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钟栋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108 792 16.0 24.0
2 李华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48 297 9.0 15.0
3 卫敏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24 81 6.0 8.0
4 姚新宇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红铆钉菇
色素
提取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9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