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采用静态顶空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云南野生干巴菌的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定量分析,对两种方法所得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共同检出的6种组分分别为苯乙醛、天然壬醛、癸醛、3-辛酮、3-辛醇、1-辛烯-3-醇,其中1-辛烯-3-醇、3-辛酮、3-辛醇是构成云南野生干巴菌香气的重要物质,两种方法测出的相对含量均较高。静态顶空法检测出的组分种类较多,相对含量较高,较真实地反映了云南野生干巴菌的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较少,主要是醛酮类和弱极性的烃类物质,基本能反映云南野生干巴菌的特色香味成分。
推荐文章
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分析流苏石斛花的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流苏石斛
香气成分
α-蒎烯
β-蒎烯
静态顶空与固相微萃取法测定元宝枫叶片挥发物成分比较
静态顶空
固相微萃取
元宝枫
挥发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毛药山茶花香气成分
毛药山茶花
香气
HS-SPME
GC-MS
顶空固相微萃取分析苹果酯类香气
苹果
酯类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静态顶空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测定云南野生干巴菌香气成分比较
来源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静态顶空 顶空固相微萃取 云南野生干巴菌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6,180
页数 分类号 TS20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昆志 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3 471 13.0 16.0
2 李军明 10 109 5.0 10.0
3 王亚琴 16 186 7.0 13.0
4 王茜茜 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13 1.0 1.0
5 张学忠 21 139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静态顶空
顶空固相微萃取
云南野生干巴菌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工业科技
半月刊
1002-0306
11-1759/TS
大16开
北京永外沙子口路70号
2-39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92
总下载数(次)
118
总被引数(次)
2000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