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油脂       
摘要:
研究了压榨、浸出和水酶法3种制油工艺和不同精炼工序对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工艺中,水酶法制取的油脂无需精炼即可使其苯并(a)芘含量达到安全要求;导致传统热榨制油工艺中油茶籽油苯并(a)芘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在油茶籽油精炼工艺中,碱炼工序会促进苯并(a)芘含量大量增加,脱臭工序也会造成苯并(a)芘一定程度地增加,而脱色、冬化工序可以降低油茶籽油中的苯并(a)芘,最终使其达到安全范围内.
推荐文章
原料预处理对油茶籽油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
油茶籽油
干燥
蒸炒
苯并(a)芘
加工方式对油茶籽油苯并(a)芘污染的风险分析
油茶籽油
加工方式
苯并(a)芘
污染
风险
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的产生
油茶籽油
苯并(a)芘
焙炒
压榨
不同工序油茶籽油中苯并(α)芘含量的变化
油茶籽油
苯并(α)芘
加工工序
关键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生产工艺对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油脂 学科
关键词 油茶籽油 苯并(a)芘 水酶法 压榨法 浸出法 精炼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油脂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24|TS207.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苏喜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60 640 14.0 22.0
2 张智敏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4 80 4.0 4.0
3 蔡晖 1 10 1.0 1.0
4 周万猛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茶籽油
苯并(a)芘
水酶法
压榨法
浸出法
精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油脂
月刊
1003-7969
61-1099/TS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07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