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Si/SiGe pMOSFET器件结构求解泊松方程,同时考虑器件尺寸减小所致的物理效应,如漏致势垒降低(DIBL)效应、短沟道效应(SCE)和速度过冲效应,获得了强反型时小尺寸P+多晶SiGe栅应变Si pMOSFET的阈值电压模型和I-V特性模型.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计算,获得阈值电压随多晶SiGe栅Ge组分、栅长、氧化层厚度、弛豫SiGe虚拟衬底Ge组分、掺杂浓度以及漏源偏压的变化规律,I-V特性计算结果表明MOS器件采用Si基应变技术将有更高的输出特性.用器件仿真软件ISETCAD对模型结构进行仿真,所得结果与Matlab计算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为小尺寸应变Si MOS器件的分析设计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应变SiGe SOI量子阱沟道PMOSFET阈值电压模型研究
应变SiGe
SOI MOSFET
阈值电压
模型
应变Si PMOSFET电流特性研究
应变Si
PMOSFET
阈值电压
I-V特性
应变Si沟道nMOSFET阈值电压模型
应变硅
阈值电压
电势分布
反型层
应变SiGe沟道PMOSFET亚阈值特性模拟
应变锗硅
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亚阈值特性
模型
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尺寸应变Si/SiGe PMOSFET阈值电压及其电流电压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漏致势垒降低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硅锗合金 应变硅 阈值电压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316
页数 分类号 TN3|TN6
字数 4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2.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辉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64 367 10.0 15.0
2 张鹤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102 510 12.0 16.0
3 王晓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12 52 4.0 6.0
4 屈江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3 15 3.0 3.0
5 徐小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6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漏致势垒降低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硅锗合金
应变硅
阈值电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0548
51-1207/T
大16开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62-3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6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