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快速热退火方法对热丝CVD沉积的非晶硅薄膜进行了晶化处理.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了非晶硅薄膜脱氢处理前后Si-Hx含量的变化;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硅薄膜的结构性能与退火温度的关系;利用电导率测试研究了硅薄膜的电学性能对退火温度的依赖性.研究发现,脱氢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快速热退火引起的硅薄膜中微裂纹的出现.随着退火温度由700℃升高至1100℃,硅薄膜的结晶性逐渐升高,在1100℃下快速热退火15 s制备的多晶硅薄膜的晶化率高达96.7%.同时,硼掺杂硅薄膜的电导率也由700℃退火的1.39×10-6 S·cm-1提高至1100℃退火的16.41 S·cm-1,增大了7个数量级.
推荐文章
生长温度和退火气氛对ZnO:Al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ZnO
Al薄膜
生长温度
退火气氛
光学性质
电学性质
多晶硅薄膜生产中的硅酸乙酯源柜温度与流量控制
TEOS源柜
温度与流量控制
专家PID控制
集成电路制造
太阳能级多晶硅制备进展
多晶硅
太阳能
制备方法
热蒸发法制备Sb2Se3薄膜及后退火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电阻热蒸发法
Sb2Se3
薄膜太阳能电池
半导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对快速热退火制备多晶硅薄膜结构与电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快速热退火 多晶硅薄膜 结晶性能 电导率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6-1189,12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4|O484
字数 28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82 468 13.0 16.0
2 沈鸿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93 264 9.0 10.0
3 尤佳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4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快速热退火
多晶硅薄膜
结晶性能
电导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