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豆酱的自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是促成豆酱风味物质形成的重要微生物.豆酱呈味主要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糖类产生小分子醛、酸、酯等风味物质.以黑龙江发酵豆酱作为研究对象,对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进行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和筛选,并利用16S rDNA的序列测定技术,对乳酸菌群进行研究.从豆酱样品中共分离出有溶钙圈的菌株44株,其中过氧化氢试验阴性,同时革兰氏染色阳性的菌株共6株,初步鉴定为乳酸菌,将其分别命名为:HDBL-1,HDBL-2,HDBL-3,HDBL-4,HDBL-5,HDBL-6.同时,获得了1株产酸低且耐盐菌HD-BL-7,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后,确定其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该研究为改善豆酱的品质和豆酱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菌种来源基础.
推荐文章
新疆传统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及筛选
奶疙瘩
乳酸菌
分离
筛选
鸡源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乳酸菌
细菌素
16S rRNA
鉴定
荔枝内生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效果分析
荔枝
内生菌
筛选
鉴定
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
发酵果汁
自然发酵面团中乳酸菌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自然发酵
面团
分离
鉴定
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发酵豆酱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豆酱 乳酸菌 分离鉴定 16S rDNA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安全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07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豆酱
乳酸菌
分离鉴定
16S rD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