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19世纪英国汉学的兴起阶段,印刷工汤姆斯在汉学知识生产与翻译政治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借助多种原始资料的梳理,以及汤姆斯翻译实践所涉及的中英文本对比,考察翻译作品的生成、传播与译介策略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汤姆斯作为主张文化理解的汉学家,以其对中国文学独特的翻译实践,最终疏离于大英帝国的翻译策略,其风格被称为“野蛮的修辞”.因此,关于汤姆斯汉学译介的个案考察,或有助于增进对英国早期汉学翻译策略的多元化理解.
推荐文章
美国汤姆斯河水污染案件的反思与启示
水污染
土壤污染
癌症村
汤姆斯河
译者主体性的彰显——谢默斯·希尼英译《贝奥武甫》之风格解析
译者主体性
谢默斯·希尼
《贝奥武甫》
风格
论作为政治修辞的“不忘初心”
习近平
不忘初心
政治修辞
习式语言
文化自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野蛮的修辞:作为译者的汉学家汤姆斯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 学科
关键词 汤姆斯 翻译策略 野蛮的修辞 文化理解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翻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15
页数 1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易永谊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汤姆斯
翻译策略
野蛮的修辞
文化理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文学
季刊
1006-6101
31-1694/I
大32开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18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