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对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及机电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制动强度为依据划分制动模式,提出了以电子制动力分配(Electron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EBD)来分配前、后轴制动力的电动机制动与机械制动的协调控制策略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再生制动系统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模型,并且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还可以有效防止车轮在低附着路面上抱死,保证了车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推荐文章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新设想
电动汽车( EV)
制动能量回收
能量回收效率
能量回收经济性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方案和控制算法
能量回收
策略
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
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再生制动
模糊控制
混合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控制系统设计
CAN总线
混合电动汽车
再生制动
能量回收
控制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EMB与EBD的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制造工程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制动能量回收 电子制动力分配 电子机械制动器 协调控制策略 仿真分析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车辆工程制造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61.6
字数 32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6.1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贝绍轶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68 212 7.0 10.0
2 汪伟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25 100 6.0 9.0
3 蔡银贵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2 8 1.0 2.0
4 朱燕燕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3 10 2.0 3.0
5 陈燕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制动能量回收
电子制动力分配
电子机械制动器
协调控制策略
仿真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制造工程
月刊
1671-3133
11-4659/TH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核桃园西街36号301A
2-43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8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01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