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藻华现象严重的太湖作为采样点,取6个不同位置的水样加入含有对数期藻液的三角瓶中,取藻液有黄化现象的对应水样作为分离溶藻细菌的材料,初筛得到21株细菌,其中3株细菌表现出较强的溶藻作用,编号分别为A09、A10、A21.经6d溶藻实验,菌株A09、A10、A21对Microcstis aeruginosa 905藻细胞清除率分别达到93.11%、88.71%、97.20%,叶绿素a清除率分别为87.63%、83.48%、93.16%,溶藻能力A21>A09>A10,均为高效的溶藻细菌.经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子鉴定,A09菌株为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sp.)、A10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A21号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3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机制均为胞外释放某种物质进行间接溶藻,且这种或几种物质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属于非蛋白类物质.
推荐文章
一株溶藻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的分离鉴定及溶藻活性初探
溶藻细菌
链状亚历山大藻
交替假单胞菌
赤潮
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球形棕囊藻溶藻作用的环境因子研究
球形棕囊藻
溶藻细菌
盐度
光照
藻细胞数
溶藻细菌及溶藻物质研究进展
溶藻细菌
溶藻物质
水华
一株溶藻细菌对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效应
溶藻细菌
海洋原甲藻
溶藻效应
大鹏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株太湖溶藻细菌的分离及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与发酵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溶藻细菌 铜绿微囊藻 鞘氨醇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太湖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0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6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宁喜斌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6 366 10.0 15.0
2 刘征宇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15 3.0 3.0
3 李文利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15 3.0 3.0
4 王志坚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8 1.0 1.0
5 山树斌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9)
共引文献  (122)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藻细菌
铜绿微囊藻
鞘氨醇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太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半月刊
0253-990X
11-1802/TS
大16开
北京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
2-33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595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107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