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道德与法治是基于生活、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学习生活的课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本课程的基本特征.“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应遵循的基本理念.生活是第一性的,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但是,作为学校教育主要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先天具有远离生活的不足.如果要逾越这个鸿沟,实现课程目标,就必须通过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与生活之间建立顺畅的连接,使儿童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真实体验和感悟.
推荐文章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
小学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实施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
道德与法治
道德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回归
小学道德
法治教育
生活回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生活中探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来源期刊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品德的形成 学校教育 《品德与生活》 课堂教学 教育成效 学习过程 《品德与社会》 挑战自我 热爱科学 我自己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G45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霞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中心小学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品德的形成
学校教育
《品德与生活》
课堂教学
教育成效
学习过程
《品德与社会》
挑战自我
热爱科学
我自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半月刊
2095-5081
11-9320/G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30
总下载数(次)
46
总被引数(次)
7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