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为了准确评价连续流交叉口行人过街服务水平,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对其行人延误进行了研究.针对连续流交叉口三种行人过街设计模式,根据行人流到达离散的特性,对不同行人流向(包括直行和对角穿行)的延误进行建模.利用VISSIM仿真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其偏差均小于3%.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了车辆需求、行人需求、斜穿交叉口行人比率对三种模式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行人过街模式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和行人流量均较小的情况;穿插式行人过街模式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和行人流量较大的情况;而行人专用相位过街模式虽然被选为最优的情况较少,但其对于流量和流向比例变化的敏感最低,适用于交通需求波动性较大的情况.
推荐文章
基于乘客延误的信号交叉口配时优化模型
信号交叉口
配时优化
乘客人均延误
协调变换
连续流交叉口几何模型研究
连续流交叉口
存储车道
横向渐变段
基于二元饱和度的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
通行能力
Veins
延误分析
信号交叉口
单相位延误模型
信号交叉口延误计算模型研究
信号交叉口
延误
HCM延误模型
混合交通流
最小二乘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连续流交叉口行人延误计算模型
来源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学科
关键词 连续流交叉口 行人过街 人均延误 交通流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算法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88-2591,260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91|TP30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695.2018.09.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晓旦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35 118 8.0 9.0
2 赵靖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37 98 5.0 8.0
3 陈志芳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
16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连续流交叉口
行人过街
人均延误
交通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应用研究
月刊
1001-3695
51-1196/TP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0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