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黑曲霉M00988菌株具有降解赭曲霉毒素A(OTA)的作用.为了提高天然菌株的降解效率,将黑曲霉菌株中解毒的关键羧肽酶cp基因进行克隆,并原核重组表达该酶.通过优化得到最优的表达条件为培养2.5 h后加入1 mmol/L IPTG,诱导温度28℃,诱导时间20 h.粗酶液经镍柱纯化后得到解毒能力达30.03 μg/mg的电泳级重组羧肽酶.之后,采用AB-8大孔树脂作为吸附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酶进行复合固定化,得到最优固定化条件为吸附时间12h、吸附温度37℃、戊二醛质量分数0.35%、交联时间1h、交联温度25℃.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虽有所下降,但酶促反应最大速度(vmax)没有显著下降,催化效率基本一致,表明对该酶进行吸附-交联复合固定化效果良好.对固定化前、后酶的二级结构的研究表明:酶经固定化后,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有所上升,β折叠显著下降,β转角变化不明显.这说明酶经固定化后,部分β折叠链内氢键断裂,转变成为无规则结构或α螺旋结构,导致固定化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较之前有所下降,而其Vmax与游离态酶基本一致,因此固定化酶与游离态酶的催化效率基本一致.本研究为羧肽酶降解OTA在工业上的固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一种降解赭曲霉毒素A的羧肽酶酶原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赭曲霉毒素A
rProCPA
降解
毕赤酵母GS115
基于侧向层析原理的赭曲霉毒素A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动物医学
赭曲霉毒素A
胶体金试纸条
快速检测
侧向层析
葡萄中碳黑曲霉的分离及其产生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
赤霞珠葡萄
碳黑曲霉
赭曲霉毒素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曲霉M00988菌株来源的降解赭曲霉毒素A羧肽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固定化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OTA 羧肽酶 重组表达 酶复合固定化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9.05.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OTA
羧肽酶
重组表达
酶复合固定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