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子舌辅助检测技术对2个玉米品种、3个不同采收时期的玉米瘤黑粉菌口味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玉米瘤黑粉菌主要的味道为甜味、鲜味、酸味和成味;2个玉米品种对玉米瘤黑粉菌甜味和鲜味影响不显著,采收时期则对甜味和鲜味影响显著;不同采收时期之间,甜味响应值随着采收时期的延迟呈减小趋势,鲜味响应值随着采收时期的延迟呈增加趋势;玉米瘤黑粉菌最适的采收时期为接菌后17~20 d.电子舌辅助检测技术在玉米瘤黑粉菌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推荐文章
电子舌技术在低钠盐配方检测评价中的应用
低钠盐
电子舌
咸味
小波变换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电子舌技术在甜面酱口感评价中的应用
电子舌
甜面酱
理化指标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电子鼻和电子舌在鱼肉鲜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鼻
电子舌
鱼肉鲜度
快速检测
电子舌在茶叶检测识别中的应用
电子舌
茶叶
味觉传感器阵列
模式识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子舌辅助检测技术在玉米瘤黑粉菌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蔬菜 学科
关键词 玉米瘤黑粉菌 电子舌 玉米品种 采收时期 口味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0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家齐 1 0 0.0 0.0
2 李轩 1 0 0.0 0.0
3 张海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7)
共引文献  (9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瘤黑粉菌
电子舌
玉米品种
采收时期
口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蔬菜
月刊
1000-6346
11-2326/S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3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2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