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机器人编队协同控制技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高效稳定的编队协同控制是执行复杂任务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关键.现介绍了机器人编队控制的发展由来、应用领域及其后形成的以人工势场法、虚拟结构法、基于行为控制法、跟随领航者法为代表的多种编队控制方法;概括了近二十年国内外已开展的机器人编队控制研究成果,并总结了融合多智能体技术的不同编队控制方法的异同点以及应用范围;分析了机器人编队控制及其应用未来智能化、高精度、低成本、超强鲁棒性及抗干扰能力、融合视觉、频射通信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机器人编队协同控制研究的意义,即机器人研究是集人工智能、通信工程、机电自动化等学科知识于一体,其研究进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计算机自动化水平.
推荐文章
采用核增强学习方法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
多机器人
编队控制
增强学习
策略评测
策略迭代
核方法
基于双移动信标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算法
多机器人
编队控制
双移动信标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基于势函数的多机器人系统的编队控制
多机器人系统
势函数
图论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编队控制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编队ADRC控制
移动机器人
机器人编队
多传感器融合
自抗扰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器人编队协同控制方法综述
来源期刊 机电信息 学科
关键词 机器人 协同控制 多智能体技术 频射通信 人工智能
年,卷(期) 2019,(32) 所属期刊栏目 装备应用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2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3 1 1.0 1.0
2 滕英元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8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器人
协同控制
多智能体技术
频射通信
人工智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电信息
旬刊
1671-0797
32-1628/TM
大16开
南京山西路120号江苏成套大厦12楼
28-285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929
总下载数(次)
45
总被引数(次)
305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