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菜用黄麻叶为原料,采用冷凝回流法提取黄麻叶中总多酚,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来优化黄麻叶中总多酚提取方法,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麻叶总多酚提取工艺.此外,对黄麻提取液进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为:液料比>反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反应时间,黄麻叶总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5 h、液料比30:1(mL/g)、乙醇体积分数50%,在该条件下黄麻总多酚提取量为13.400 mg/g.此外,黄麻提取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将为菜用黄麻的药用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紫叶李果实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紫叶李果实
总多酚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七叶鬼灯檠根中总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七叶鬼灯檠
干燥根
总多酚
提取工艺
抗氧化
苘麻叶总鞣质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苘麻叶
总鞣质
提取工艺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菜用黄麻叶中总多酚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麻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麻 多酚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原料生产·生态环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22,134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563.4
字数 56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德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78 345 10.0 15.0
2 刘亮亮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9 15 2.0 3.0
3 黄思齐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31 76 5.0 6.0
4 张浪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麻
多酚
提取
抗氧化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麻业科学
双月刊
1671-3532
43-1467/S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咸嘉湖西路348号
42-28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