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F)Ⅺ缺陷症家系的表型和基因型,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 抽取先证者及家系(共3代8人)外周血,分离上层血浆,检测凝血相关指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F11基因的13个外显子及5'端非翻译区,测序分析发现突变位点后采用反向测序验证.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olyPhen-2、Mutation Taster和SIFT)分析突变位点对蛋白质的影响.结果 先证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162 s,FⅪ活性(FⅪ:C)为2%,FⅪ抗原(FⅪ:Ag)为3.6%,其父亲、母亲、姐姐及儿子APTT均明显延长,FⅪ:C和FⅪ:Ag均明显下降.先证者F11基因存在cDNA.1640G>A和cDNA.2183G>A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果表明,该突变可影响蛋白质功能并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结论 F11基因存在cDNA.1640G>A和cDNA.2183G>A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导致患者FⅪ:C下降的原因.
推荐文章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基因型与表型分析
因子Ⅶ缺陷症
血液凝固
临床表型
移码突变L442Cfs*8导致的凝血因子Ⅺ缺陷症家系表型及基因型分析
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表型
基因型
分子机制
2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家系的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凝血因子Ⅺ缺乏
突变
表型
基因型
系谱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因子Ⅶ缺乏
临床表型
基因分析
突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个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凝血因子Ⅺ缺陷症家系表型及基因型分析
来源期刊 检验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表型 基因型 分子机制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应用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6-10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10.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表型
基因型
分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验医学
月刊
1673-8640
31-1915/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528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2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0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