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萎凋时间是影响红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子.为了探究萎凋时间对云南烘红滋味物质含量以及最终品质影响.本研究以传统的云南烘干红茶加工工艺为依据,分别设置24 h、30 h和36 h3个萎凋时间制成茶样,测定了茶样的氨基酸含量、茶多酚含量和感官评审.结果表明,萎凋30 h的烘红,氨基酸含量和36 h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萎凋24 h处理,茶多酚含量和水浸出物显著高于萎凋36 h处理.感官审评得分结果表明,三种萎凋时间制成的茶样得分萎凋30 h(89.8)高于萎凋24 h(82.1)和萎凋36 h(78.3)处理.因此,凋时间对云南烘红理化成分的变化及茶叶感官品质的影响显著,萎凋时间的最佳范围为30 h.
推荐文章
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
黄化英红九号
萎凋时间
品质分析
聚类分析
不同萎凋工艺对白茶生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白茶
萎凋工艺
生化成分
品质
不同LED光质萎凋对白茶品质的影响
发光二极管(LED)
白茶
光照萎凋
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萎凋时间对云南烘红滋味物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开发与装备 学科
关键词 红茶 萎凋时间 加工工艺 物质含量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205.2022.02.04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茶
萎凋时间
加工工艺
物质含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开发与装备
月刊
1673-9205
32-1779/TH
32开
江苏省南京市
28-28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57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155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