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26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曾用名: 语文教学通讯B

为中学语文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困难,提供中语教改新信息,回答教师进修中的难题疑虑,沟通教师交流中的相互联系。
主办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教委
ISSN:
1004-6097
CN:
14-1017/G4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030024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26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严华银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71-74
    摘要: [范题] (原文见"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部分"范题")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 作者: 严华银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74-78
    摘要: [范题] (原文见"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部分的例题②) 1.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
  • 作者: 严华银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78-82
    摘要: [范题]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英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至少是最大的散文大国.我在大学里读的是西洋文学.
  • 作者: 王道信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82-86
    摘要: 要求为: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提供情景材料,二是出示标题或话题,三是提出要求或注意事项.当然有时也可能不给情景材料,或不直接出示标题或话...
  • 作者: 王道信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86-90
    摘要: 具体要求为: 1.思想健康、感情真挚.这是对作文立意的基本要求.思想健康,就是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感情真挚是要求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能够给...
  • 作者: 王道信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90-92
    摘要: 具体要求为: 1.思路清晰.思路是说话写文章时,思维有条理的由此及彼的运动.思路清晰,就在于这种思维运动的条理性.如果信口开河,随意乱说,信笔涂鸦,随意乱写,就难以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表达清...
  • 作者: 王道信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92-94
    摘要: 具体要求是: 1.规范:主要是行文规范--不文白夹杂,不滥用欧化长句,不滥用方言、俚语、外来语、网络语言,文风健康;用语规范--符合现代语法要求,无病句,无赘语,无生造词语,修辞能表情达意...
  • 作者: 王道信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94-95
    摘要: 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赋分: 1.深刻透彻. <考试说明>对此项发展等级得分列举为: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
  • 作者:
    发表期刊: 2002年1期
    页码:  96
    摘要:
  • 作者: 倪文锦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1
    摘要: 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人的语言的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语言和劳动是人类生活的两大杠杆.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任何人都不能不同语言打交道.
  • 作者: 吴建成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4-6
    摘要: 檀兴民,山东省单县一中语文教师.数十年来,经历了自学、自荐和教改三个阶段,走出了一条由初中学历到本科文凭;由小学民办教师到高中公办教师;由一般教师到全国优秀教师的道路.
  • 作者: 张彬福 王本华 章熊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7-9
    摘要: 前言 在中学各门文化课程中,语文课是最富于传统色彩的,又是与社会思潮息息相关的.因此,每隔十多年都要引发一次激烈的争论.也正是在这样的争论中,中学语文教学的观念得到了深化,沿着自己的轨道前...
  • 作者: 杨林 沈江峰 褚树荣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10-13
    摘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的语文教学缺失了什么? 浙江宁波中学特级教师褚树荣(下称"褚"):有人说,百年语文教学成绩最大,但问题最多.成绩有目共睹,对问题的探讨也说法多多.如果从现代教学论角度看...
  • 作者: 石志坚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13
    摘要: <黄鹂>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较为含蓄的哲理散文,其中,黄鹂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作者: 林隽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14-15
    摘要: <黄鹂>一文运用象征手法,用黄鹂来象征文学乃至文艺,言近旨远,寓意深刻,几乎成了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其深刻反思录.现在,就让我们从文学史的视角来对其进行一番解读.
  • 作者: 杨文玫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16
    摘要: 试验课本第二册中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让人看了,心悦诚服,获益匪浅.他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文字的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教师教学用书>)对此我颇有同感....
  • 作者: 余一鸣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17
    摘要: 舒晋瑜在<史铁生: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理由>一文中说:"看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但是,这种思索相对于文字的内涵来说也往往显得浅薄."教<我与地坛>便有此感.如果把<我与地坛>中作...
  • 作者: 段崇轩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18-19
    摘要: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一种在教堂里听牧师布道的感觉.殿堂高耸、烛光朦胧,布道的声音宁静、从容、圣洁、亲切,让你的心超凡脱俗,俯视苦难的人间和人生.这是经历了"炼狱"的凡人的心声,这是大彻...
  • 作者: 傅书华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19-20
    摘要: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弥漫出的,对个体生命与爱的感喟.
  • 作者: 严华银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21-22
    摘要: 一、导入 投影出示关于"黄鹂"的四首古诗词.学生默读以后齐声朗读一遍.出示投影片一.
  • 作者: 陈书干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22-23
    摘要: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清新恬淡、朴素含蓄的语言风格. 2.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热烈追求和衷心赞美,对丑恶行径深恶痛绝的感情.
  • 作者: 徐辉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24
    摘要: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曾经论及诗歌欣赏中的联想.他举例说:
  • 作者: 肖家芸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25
    摘要: 采访是很重要的口语交际形式,也是很重要的综合性实践.作为一种综合性实践,其教学应以活动为中介来进行.
  • 作者: 田爱群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26
    摘要: 如今,评价一堂课最时兴的标准是"读书".在这股"大兴读书"之风的推动下,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除了开场白、串联词和结束语之外,剩余的时间全部都由范读、领读、齐读、跳读、品读、美读、个别读、分...
  • 作者: 虞亦生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26
    摘要: 这是<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二课时,我准备正式讲析课文.这时,发现讲台上有一张纸条:"老师:听了您昨天的讲课,<红楼梦>果然是一部奇书;请您也介绍一下外国的一部奇书,就是乔西斯写的<尤西斯>."...
  • 作者: 及歆哲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27
    摘要: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由于基础、经历、认知结构等不同,他们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有不同.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脑思考并且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让不同的学生都有选择回答的余地.如:...
  • 作者: 刘云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27
    摘要: 课堂教学应留点"空白"给学生回味思考,从而使课堂教学臻于化境.这种做法借用文章学中的术语就叫"布白".
  • 作者: 梁惠娟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28-29
    摘要: 写作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它以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去唤醒人类的灵魂,去洞见被遮蔽的生活底蕴.然而,太多的人们不懂得或者不具备利用这个写作空间的能力.
  • 作者: 叶黎明 郁夜琴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29-30
    摘要: 中学生对作文所持的消极态度和低下的写作能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学作文教学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在作文批改上投入最大的工作量,而学生也为各种练笔绞尽脑汁.为什么努力的结果是事倍...
  • 作者: 姚景文 姚替行 陆岩松
    发表期刊: 2002年3期
    页码:  31
    摘要: 一、读懂画意、画旨 这是一幅讽刺性漫画,其表现方法是显示矛盾,强调矛盾,并以此暴露事物的真相.画面上的主体部分是两具山羊骷髅,正顶撞在小河上的独木桥中间.虽然它们都已丧失了生命,成了骷髅,...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基本信息

刊名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主编 徐永平
曾用名 语文教学通讯B
主办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教委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4-6097 CN 14-1017/G4
邮编 030024 电子邮箱 txb@ywtd.com.cn
电话 0351-6378140 网址 www.ywtd.cn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评价信息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