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芦笋嫩茎采后细胞透性、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纤维化、木质化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芦笋嫩茎采收后,以0.5 cm大孔PE薄膜袋包装,在2~4℃温度下贮藏保鲜效果最好.采后15~20 d时间内商品率可达90%左右;在-1~1℃之间贮藏时间超过10 d会出现冻害.初步认为,2℃可能是芦笋嫩茎贮藏的最适温度.
推荐文章
芦笋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芦笋
采后生理
品质变化
贮藏技术
冬枣减压贮藏保鲜及采后生理变化
冬枣
减压贮藏
采后
生理变化
枇杷采后生理变化与贮藏保鲜技术
枇杷
采后生理
贮藏
保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芦笋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研究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芦笋 采后生理 贮藏保鲜
年,卷(期) 2001,(z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632.9
字数 25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0479.2001.z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一山 8 46 3.0 6.0
2 王少峰 24 113 5.0 9.0
3 程志明 6 51 3.0 6.0
4 李影 7 60 3.0 7.0
5 蔡晓东 3 3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芦笋
采后生理
贮藏保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