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金属锌(Zn)和金属铟(In)为靶材采用射频反应共溅射技术在硅(100)衬底上沉积了In掺杂ZnO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探针、四探针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导电类型、电阻率和发光特性进行了分析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实验中制备出的ZnO薄膜具有高度的c轴择优取向和小压应力(0.74 GPa),薄膜表面平整.样品为n型导电,电阻率为1.6 Ω·cm.在室温光致发光谱测量中,首次观察到位于415~433 nm的强的蓝紫光双峰发射,发光双峰的半峰全宽约为400 meV.讨论了In掺杂对薄膜发光特性的影响.
推荐文章
射频溅射功率密度对Ga:ZnO透明导电薄膜性能的影响
透明导电薄膜
氧化锌
Urbach带尾
磁控溅射
硅衬底上多层Ge/ZnO纳米晶薄膜的 制备及光学特性
纳米晶
Ge/ZnO多层薄膜
硅衬底
光致发光
射频磁控溅射
快速热退火
磁控溅射制备参数对ZnO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磁控溅射
ZnO薄膜
射频功率
结晶性
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硼薄膜
硼薄膜
射频磁控溅射
制备
形貌表征
成分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射频溅射技术在硅衬底上制备In掺杂ZnO薄膜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氧化锌薄膜 In掺杂 光致发光谱 射频反应共溅射
年,卷(期) 2004,(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1-7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782
字数 20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32.2004.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泽波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7 112 5.0 7.0
2 朋兴平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188 7.0 10.0
3 谭永胜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 88 3.0 3.0
4 王印月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9 567 15.0 23.0
5 杨映虎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3 137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锌薄膜
In掺杂
光致发光谱
射频反应共溅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相关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an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nwnu.edu.cn/kjc/glbf/gsshzrkxjjzxglbf.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