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持人的话:对"诵读"这个概念需要重新认识."诵读"本来是有特定含义的,但现代语文教育一段时期将其弃之不用,而现在则是乱用.实际上,不管是作为一种"阅读"方法,还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都应该是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的.在实践中,各种"阅读教学"方法都被冠之以"诵读",而对真正的"诵读",则大都语焉不详,或不得要领.我们认为,这是现在诵读教学研究和实践陷于困境的根本原因.本期发表的两篇文章,也尚未对"诵读"给出一个统一的看法.但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研究的路子.一是将"诵读"与相邻概念进行辨析,并结合相应的教学形态,来试图给诵读一个明确的定位.一是从教学实际出发,从"读什么"和"怎么读"两个方面来具体阐释"诵读"法运用的规则.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有:①戏剧性:戏剧文学教学的新视角.②新概念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③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推荐文章
开展课前诵读提高学生素养
课前诵读
整体感知
语文素养
浅析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
文言文
诵读
背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诵读法的新认识 朗读、背诵与诵读
来源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整体感知 学生 朗读 诵读教学法 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文言文 背诵 中学语文教学 课标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G63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志斌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整体感知
学生
朗读
诵读教学法
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文言文
背诵
中学语文教学
课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月刊
1004-6097
14-1017/G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